您当前位置:首页 > 园林、景观、古建类 > 设计类

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与方法

丛书名:
作    者:
出版社:建工
浏    览:998    评论:0
评级指数:平均分(共 6 人,总 20 分)
页 数:页开 本:版 次:次日 期:0000-00-00装 帧:成 色:I S B N:库 存:100编 号:
市场价:¥58.00元 折扣率:85% 优惠价:¥49.30元 节省:¥8.7元
图书简介

作为国际城市发展的前沿理论,景观都市主义体现了一种学科交叉、跨学科的思考和合作关系,它不光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也蕴涵着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种思想是在经过了西方数百年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对传统城市中习以为常的城市基础设施深入思考后,对此提出的挑战。在我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也逐步面临西方社会所经历的种种问题,而在土地面积和人地关系方面却面临着比西方更为紧张和严峻的现实。因此,探索结合我国实际的景观都市主义的具体操作与应用方法具有现实意义。它将为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
  《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与方法》第1部分重点阐述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生态规划设计对景观都市主义的起源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景观都市主义的发展背景和景观的概念在景观都市主义的语境下是如何解释的。第二部分通过将景观都市主义视为一种处理当今人地关系的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而从景观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和景观作为一种实际操作模式两个层面对景观加以解析。第三部分通过实证研究来阐述景观作为整体形态和生态系统的概念性模式和策略,进而从操作层面探究景观都市主义在实践中意味着什么。第四部分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新兴城市形态——景观城市,同时提出了景观城市的City=Park的规划策略和操作方法。

图书目录
绪论
写作目的
主要内容
本书意义

第1章 景观都市主义的脉络
1.1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1.1.1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1.1.2 赖特的广亩城市
1.1.3 希贝尔塞默的新区域模式
1.1.4 钱学森的山水城市
1.1.5 新都市主义
小结
1.2 生态学与生态规划
1.2.1 派特里克·盖迪斯的生态区域
1.2.2 伊恩·麦克哈格的“千层饼”规划
1.2.3 理查德·福尔曼的景观生态学
1.2.4 霍林的生态弹性与适应性管理
1.2.5 景观都市主义的兴起
小结
本章总结

第2章 定义景观都市主义
2.1 什么是景观?什么是都市主义?
2.1.1 什么是景观?
2.1.2 什么是都市主义?
小结
212景观都市主义的诞生
2.2.1 景观都市主义:一个组合词语?
2.2.2 相关定义及主要出版物
小结
2.3 景观都市主义的两种模式
2.3.1 机器模式:从动态的因素到固定的形式
2.3.2 场域模式:协同整合的开放系统
小结
本章总结

第3章 景观都市主义作为新的世界观,
3.1 比喻作为新的城市形态和系统想象力的工具
3.2 景观作为整体空间形态——展现城市整体形态的一种比喻
3.2.1 斯坦福·克温特:时空的非线性
3.2.2 斯坦·艾伦:场域状况
3.2.3 亚历克斯·沃尔:城市地表的功能规划
3.2.4 詹姆斯·科纳:地表策略
小结
3.3 景观作为生态系统——描述城市整体系统的一种比喻
3.3.1 生态学作为跨时空的自然与文化系统的结合
3.3.2 城市作为一种整体的生态系统
小结
本章总结

第4章 景观都市主义作为新的方法论
4.1 自下而上的设计
4.1.1 结合场地及环境背景的设计
4.1.2 发现为基础的设计
小结
4.2 基于过程的设计
4.2.1 设计“过程”
4.2.2 设计系统和框架
小结
4.3 综合的整体设计
4.3.1 学科交叉和跨学科
4.3.2 混合性
4.3.3 规划与设计的整合
4.3.4 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4.3.5 设计结合管理
小结
4.4 创新与再生的设计
4.4.1 行使功能的景观
4.4.2 动态、演变与适应性的设计
小结
4.5 学习是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4.5.1 在学习中设计
4.5.2 在实验中学习
4.5.3 向公众学习
小结
4.6 表现是设计的一种工具
4.6.1 一种多用途的工具
4.6.2 一种非等级的表现方法
4.6.3 一种创造性的混合实践
小结
本章总结

第5章 景观作为整体形态的模式与策略
5.1 模式与策略
5.2 框架模式
5.2.1 网格策略
5.2.2 图解策略
5.2.3 图一底反转策略
小结
5.3 层叠模式
5.3.1 手稿策略
5.3.2 折叠策略
5.3.3 积层策略
5.3.4 主观叠加策略
5.3.5 混合交织策略
小结
5.4 功能编排模式
5.4.1 并置拼接策略
5.4.2 非限定功能空间策略
5.4.3 时空多样性策略
5.4.4 预判计划策略
小结
本章总结

第6章 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的模式与策略
6.1 格局模式
6.1.1 斑块
6.1.2 廊道
小结
6.2 过程模式
6.2.1 开放系统策略
6.2.2 演替策略
6.2.3 灵活的分期实施
6.2.4 过程产生形式
小结
6.3 弹性
6.3.1 适应性
6.3.2 模块化
6.3.3 生物多样性
小结
6.4 尺度转换
6.4.1 连续性
6.4.2 系统性
小结
本章总结

第7章 走向未来的景观城市
7.1 景观城市的概念
7.1.1 溶解城市与景观:二元对立的消除
7.1.2 景观作为新的城市系统和形态的一种比喻模式
7.1.3 景观城市的3种新范式
小结
7.2 加厚的地表
7.2.1 连续性
7.2.2 层叠性
小结
7.3 景观化建筑
7.3.1 连续的地表
7.3.2 整体的地形
小结
7.4 景观基础设施
7.4.1 交通景观基础设施
7.4.2 水景观基础设施
小结
7.5 景观城市
7.5.1 人工与自然交互的空间布局
7.5.2 立体化、多层面的空间体系
7.5.3 弹性和适应性的组织架构
小结
本章总结

结语
图片来源
发表评论
登录
电子邮箱:lantushudian@163.com  销售电话:15903126117 13082322809 0312-2202873
  地址:保定市五四西路571号(竞秀区医院西行50米或五四西路与乐凯大街交叉口东行50米路北)  邮编:071000
保定蓝图建筑书店|保定建筑书店|河北建筑书店|建筑书店|网上建筑书店|网上书店|建筑工业出版社|计划出版社
(lantubooks.com)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03794号-1  技术支持:咏兰网络  
页面载入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