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园林、景观、古建类 > 设计类

城市绿地建设实施模式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丛书名:
作    者:
出版社:建工
浏    览:305    评论:0
评级指数:平均分(共 5 人,总 15 分)
页 数:页开 本:版 次:次日 期:0000-00-00装 帧:成 色:I S B N:库 存:100编 号:
市场价:¥58.00元 折扣率:85% 优惠价:¥49.30元 节省:¥8.7元
图书简介

 本文立足于现状问题分析,突出理论研究的重要地位,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运用GIS等技术平台开展了相关研究。在文章结构安排总体上共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大部分。其中,提出问题部分包括绪论、城市绿地的公共物品属性分析、武汉市城市绿地规划及建设实施情况、武汉市城市绿地建设及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四个章节,系统地提出城市绿地建设实施中所面临的问题,为后续理论分析进行铺垫;分析问题部分包括国外城市绿地建设模式及其经验借鉴一个章节,从公共经济管理的理论角度分析当前城市绿地建设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广泛研究国内外在公共产品供给和城市绿地建设中的成功经验;解决问题部分包括提高城市绿地配置效率的途径探讨和结语两个章节,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从而为城市绿的建设实施提供科学指引。          文章首先研究了城市公共物品定义及特征,以及公共物品的外部效应,并对城市绿地的公共物品属性、消费机理与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武汉市城市公园绿地体系规划、建设实施情况、城市绿地的需求以及现状服务水平进行了全面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土地资源供给、城市绿地建设以及城市绿地管护的角度系统分析武汉市城市绿地建设及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城市土地资源供给、各种城市绿地的功能类型比例分布、城市绿地土地利用效率等方面分析了问题原因。同时,广泛借鉴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外城市绿地建设的成功经验,总结了发达国家在城市绿地产品供给的行政伦理、城市绿地建设模式、城市绿地供给模式以及协调市场、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关系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针对武汉市实际情况,对提高城市绿地配置效率的途径进行了探讨,从转变政府角色,促进政府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拓宽城市绿地建设资金筹措渠道、促进城市绿地建设主体的多元化和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城市绿地改进措施和建议。

图书目录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2.1 研究思路
1.2.2 结构安排
1.2.3 研究方法
1.2.4 技术路线

2 城市绿地的属性分析
2.1 城市绿地的定义及功能
2.1.1 城市绿地定义及分类
2.1.2 现代城市绿地发展历程
2.1.3 城市绿地的功能
2.2 城市绿地的公共产品特性分析
2.2.1 公共产品定义
2.2.2 城市绿地的公共产品属性
2.2.3 城市绿地的非排他性
2.2.4 城市绿地消费的不完全竞争性
2.3 城市绿地的建设特点

3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市绿地建设历程回顾
3.1 发展阶段总结
3.1.1 普遍绿化阶段(改革开放前)
3.1.2 快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至2000年)
3.1.3 全面提升阶段(2000年至今)
3.2 不同阶段绿地建设特征分析
3.2.1 普遍绿化阶段
3.2.2 快速发展阶段
3.2.3 全面提升阶段
3.3 城市绿地作为公共产品的角色内涵演变
3.3.1 国家宏观层面功能定位的演变
3.3.2 城市建设需求的功能演变
3.4 城市居民需求的演变
3.5 当前国内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总体概况
3.6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机制分析
3.6.1 政府引导型
3.6.2 目标导向型
3.6.3 规范强制型
3.6.4 市场自发型
3.7 存在的问题分析
3.7.1 城市绿地规划的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
3.7.2 城市绿地建设资金投入方面缺乏有力的保障支撑
3.7.3 城市绿地规划管理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估
3.7.4 确保城市绿地配套实施的监督机制有待完善
3.7.5 公共参与城市绿地建设管理程度低

4 武汉市主城区城市绿地建设现状
4.1 武汉市绿地系统规划基本情况
4.2 武汉市绿地建设实施基本情况
4.3 武汉市绿地规划建设特征分析
4.3.1 人均公园规划水平同相关城市接近,但距生态园林城市标准仍有差距
4.3.2 空间分布总体较为均衡,区级规模以上公园绿地占比较高
4.3.3 人均公园绿地指标由内而外逐步降低
4.4 存在的主要问题
4.4.1 生态绿化建设规模以及速度亟待提升
4.4.2 城市绿地建设景观品质不高
4.4.3 城市湖泊山体资源沿线景观廊道控制水平较差
4.4.4 区一级政府建设绿地积极性普遍不高
4.5 原因分析
4.5.1 城市土地资源供给有限
4.5.2 缺乏深入的规划研究导致城市绿地类型比例失衡
4.5.3 盲目追求单纯的城市景观,忽视了城市绿地公共服务本质属性
4.5.4 市场和政府供给职责范围不清

5 城市绿地建设模式及其经验借鉴
5.1 国外案例
5.1.1 英国
5.1.2 美国
5.1.3 日本
5.1.4 新加坡
5.1.5 国外经验总结
5.2 国内案例
5.2.1 北京
5.2.2 深圳
5.2.3 杭州
5.2.4 国内小结

6 转型期城市绿地规划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6.1 城市对绿地功能内涵需求发生的转变
6.1.1 绿地建设由注重城市形象景观提升向生态保护功能转变
6.1.2 居民对城市绿地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
6.2 转型发展阶段我国城市建设模式的主要特征分析
6.2.1 扩张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城市规模提升向城市品质提升转变
6.2.2 “多规合一”背景下的机构体制改革带来的绿地治理方式的转变
6.3 绿地规划建设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前瞻分析
6.3.1 规划编制的范围与内容将进一步拓展
6.3.2 规划编制内容将更趋向精细化、科学化
6.3.3 绿地生态资源将进一步体现经济效益价值
6.3.4 自然资源与国土规划系统对于绿地建设的引导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6.3.5 绿地规划的弹性管理与常态化监管

7 基于服务效用优先的城市绿地建设实施模式探索
7.1 政府划拨城市绿地模式的不足
7.1.1 划拨土地使用权对城市绿地的使用范围过宽
7.1.2 政府垄断模式易导致城市绿地“空间失配”现象的产生
7.1.3 对划拨土地用途改变的管制不严
7.1.4 无使用期限的规定不尽合理
7.2 基于市场供给的城市绿地建设模式的利弊分析
7.2.1 市场供给的主要模式类型
7.2.2 城市绿地市场供给模式的优点分析
7.2.3 城市绿地市场供给模式存在的风险分析
7.3 基于服务效用优先的城市绿地建设模式探讨
7.3.1 社会服务效用优先的城市绿地建设模式构想
7.3.2 以市场供给为主导,政府有限干预的城市绿地建设模式
7.3.3 确保城市绿地服务效用的制度设计

8 改进城市绿地建设实施模式的路径
8.1 基于我国城市治理特色的顶层设计优化
8.1.1 当前我国城市治理结构特点及主要问题
8.1.2 面向城市绿地治理模式的顶层设计构想
8.1.3 坚持创新与发展
8.1.4 分层级设计落实
8.2 具体措施
8.2.1 理顺规划编制体系
8.2.2 优化建设实施体制
8.2.3 提升特大城市绿地配套水平的空间策略
8.2.4 完善绿地建设的管理机制

9 展望
9.1 城市公共政策优化完善
9.2 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创新
9.3 智慧城市及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9.3.1 大数据发展对城市规划管理模式带来的转变
9.3.2 “智慧城市”背景下城市绿地建设模式转变展望
9.4 园林及建筑技术的发展
9.4.1 园林景观建筑
9.4.2 园林铺装的艺术与技术
9.4.3 声、光、电技术的运用对园林艺术的影响
9.4.4 膜结构
9.4.5 塑石假山技术
9.4.6 人工湿地技术对园林艺术的影响

10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发表评论
登录
电子邮箱:lantushudian@163.com  销售电话:15903126117 13082322809 0312-2202873
  地址:保定市五四西路571号(竞秀区医院西行50米或五四西路与乐凯大街交叉口东行50米路北)  邮编:071000
保定蓝图建筑书店|保定建筑书店|河北建筑书店|建筑书店|网上建筑书店|网上书店|建筑工业出版社|计划出版社
(lantubooks.com)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03794号-1  技术支持:咏兰网络  
页面载入 毫秒